洪承畴为什么爵位低 洪承畴简介
洪承畴早年家境贫寒,学习十分刻苦,小小年纪就博览群书,从小就表现出了要为国效命,治理天下的报复。后来洪承畴连中举人、进士。崇祯年间,农民生活困苦,陕北地区的农民起义造反围困了韩城,当时还是参政的洪承畴临危受命,领兵出战,大败敌军,瞬间名声远扬。之后洪承畴连连升官,在原来的上司杨鹤被罢官之后,洪承畴继任了总督职位,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时候,他摒弃一开始的以安抚为主的策略,转而全力清剿,甚至还杀降。在洪承畴的清剿策略之下,明末时期的乱象略有好转,很多声名显赫的大型起义军如李自成、张献忠等等都或降或灭。直到1639年,李自成大败,农民起义自己宣告失败。

后来清军入侵,洪承畴在松锦兵败被俘,起初洪承畴坚决不降,绝食数日,皇太极派了很多人去劝降都被洪承畴给骂得体无完肤,后来皇太极亲自出马,对他十分关照,看他衣着单薄就把自己身上的貂裘批到了洪承畴的身上,洪承畴倍受感动,遂降了清朝。洪承畴投降之后,起初很受皇太极打压,直到后来皇太极死后,顺治登基,才受重用,之后的日子里洪承畴为了清王朝的统治可以说是尽心尽力,在清军占领江南的过程中已改以往围剿义军时“一律清缴”的策略,改以安抚为主,为江南地区老百姓们恢复生产,维护社会安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。
洪承畴是明清交接之时的大臣,一直以来对于洪承畴的评价都有着激烈的争论。大致上有着两种说法,一是认为洪承畴本人作为明朝的官员,却降了清朝,是汉奸,而且早年的时候洪承畴能够身居高位也是从镇压农民起义开始的,过于血腥。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洪承畴在清朝初期为了巩固清王朝的统治,开疆拓土,促进了社会安定、国家统一,这是大功,应该对其持肯定的态度。